由安徽省纪委、中央电视台、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三集纪录片将于5月25日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与以往包公类型的电视文艺作品不同, 纪录片秉承真实、可靠、可信的创作原则。 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后,抛弃戏剧,完全依靠历史事实来再现人物、拍摄现实。 整部影片力求呈现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包拯形象。 共三集,每集45分钟。 第一集通过包拯青年时期的真实故事和包拯出仕时的诗词介绍了包拯刚正不阿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通过包拯的家训和包氏子孙对他的崇拜,凸显了包拯的正直清廉的家风和精神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他同时代的官员刘俊的影响,呈现北宋仁宗时代的社会政治环境。 点与面结合合理,有理有据。 第二集讲述包拯出任监察御史、开封太守尹时,不畏权势、弹劾皇帝贪官和亲戚的故事。 其中以《七弹王奎》、《六弹张耀佐》和《六弹悬案》最为精彩。 以真实历史文献为基础,运用影视剧手法再现,凸显了包公大公无私、不畏强人、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 第三集通过《割牛舌案》、《藏金案》、《郴州之变》、 “不捧砚而归”的为官、政治人的思想。 他对腐败官员严厉无私,对人民温柔友善。 他把老百姓放在心里,所以一千年来,老百姓也把他放在心里。 通过再现包公的真实故事,探索包公精神的当代表现,力求在观众心目中树立一个真实可信的清官形象,而不是戏谑的包公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宋朝历史和包公形象,剧组仅用短短几分钟时间就采访了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的数十位包拯研究者和宋史专家。 几个月。